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的传承路径摘 要:在小学阶段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从国学经典入手,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文章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充分考虑学情,提出找准国学教育和学科教学契合点、跨学科开展特色国学教育、组织开展国学趣味活动等策略建议,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学提供参考。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小学教学;传承策略在小学教育阶段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而只有把国学经典教育融入小学课程,并形成课程序列,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才能让国学经典教育真正发挥其培育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作用。一、研读教材,找准国学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旨在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学习、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老师在将国学经典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教学时,需要研读教材、仔细备课,从教材内容中挖掘国学元素,在课堂教学时,注意找准两者融合的切入点,丰富课堂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育学生的国学素养。1.拓展文本内容。老师要研读教材课文内容,寻找文本中的国学元素,找准融入教学的切入点,以拓宽学生的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惊弓之鸟》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可紧扣“射箭能手”这一关键词,引入《李广射虎》《纪昌学射》故事,让学生从这些故事主人公的艰苦训练中感知道理:要想成为射箭能手就要经历艰苦训练的过程,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明白只有勤学动脑、脚踏实地,才能拥有丰厚的收获。如此,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了国学经典教育,教学效果较好。2.创新教学形式。在学科教学方面,可以创新授课形式,根据国学经典的特点,巧妙融合学科教学与国学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和国学经典教育效果。例如,在体育课上,老师将《三字经》的诵读与武术动作学习合二为一,编成国学特色武术操,既能培育学生的身体素养,还能锤炼学生的意志,将国学经典和武术文化相结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发扬。3.跨学科融合延伸。在小学课程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可以考虑跨学科拓展延伸。国学经典在小学各学科均有表现,并不局限于语文学科,如音乐学科中的古典音乐教学,即可融入国学经典教育,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欣赏古典音乐,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受古典美;在美术学科中有砖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