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一、选择题 I: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 2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人民日报》在《为科技下乡进一言》一文中指出,和在乡镇搞一些热热闹闹的摆桌咨询活动相比,带着自己的科技成果进村入户要艰苦得多。要让科技真正进村入户,就得把农民和科技人员“绑”在一起,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捆绑”不是要“生拉硬扯”而是要建立一种符合市场原则的激励机制。1.为建立这种机制,就必须对科技人员( )A.实行按劳分配 B.实行按技术要素分配 C.实行按资本分配 D.实行按劳动力分配2.材料所说的“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从经济学上看就是( )A.按土地要素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B.按劳分配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统一C.按信息要素分配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统一 D.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统一3.在杜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从生产关系上看是由__ 决定的A. 我国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B.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状况C.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D.公有制为主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4.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和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做到A.使个人收入与其经济活动的贡献相联系 B.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C.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 D.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5.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① 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 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中获得的工资收入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6.国家投入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属于( )A.经济建设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7.2006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指出,2006 年财政支出安排,将着力协调,有促有控,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向改革创新倾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表明()① 国家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发展 ②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③ 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④国家通过财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图中老人独自经营着一家面食小吃店,他的收入是A.按劳分配 B.按管理要素分配 C.按个体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