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李春梅 [摘要]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关于“在五四时期从国外传入中国的社会思潮中,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重点难点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回答:第一,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理想追求的失败;第二,世界范围内反资本主义浪潮与中国思想界的转向;第三,中国先进分子在学习、实践与论争中反复比较推求,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键词]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马克思主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中国近代思想激烈变动的时期,西方各种新思想的传播在“救亡” 的旗帜下蓬勃开展起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众多西方思潮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现象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定,期间又蕴含了怎样内在的历史逻辑,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重要问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课的教学中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对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定性,增强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国家出路的选择、世界大势的变动以及中国整个思想界的演进三个方面来考察中国先进分子选择社会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必定性。 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理想追求的失败 想要找寻问题的答案,首先要回顾中国的先进分子追梦的历程和现实的碰壁。 在中国,从 19 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思想领域的激荡,没能改变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命运。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运动,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奋斗不已,然而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直至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倾覆,民国建立。人们普遍认为,破坏已终,建设开始,对新的共和制度充满了向往和信心,但被国人寄予带领中国走向民主共和厚望的袁世凯最终以专制代替民主,中华大地上第一次追求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治的理想失败了,民众实现民主国家的希望被出卖了,许多知识分子备受打击,有失望至极,愤而自杀,为共和殉葬者; 也有从此便不再过问政治,埋头于故纸堆者。一时间,失落、迷茫、彷徨乃至无望笼罩中国整个思想界,正如吴玉章所说,“辛亥革命以前,我们曾经抱着一个漂亮的幻想,以为革命后的中国一定是一个民主、独立、统一、富强的国家。但是现实嘲弄了我们,中国人民所碰到的不是民主,而是袁世凯的专制独裁;不是独立,而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蚕食和鲸吞,不是统一、富强,而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