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应用能力培育的医学实验动物学理论教学改革打开文本图片集(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9)摘要: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授课专业,实行课前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授课对象的主要讨论领域以及感兴趣的讨论方向,进而优化医学实验动物学的理论讲授内容。同时将具体知识点融入到科研实例当中,并加以总结,更好的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关键词:应用能力;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Keywords:applicationability;medicallaboratoryanimalscience;teachingreform医学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综合性学科。生物医学的科学讨论,新药的研发、化妆品的研制以及食品安全的评估等都离不开实验动物。因此,医学实验动物学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重要的支撑[1]。目前,我校医学实验动物学教改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动物分类、常用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常用实验动物的特性、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医学动物实验课题设计,及常用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要将如此细化的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听懂、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就要将所授课程的内容、知识结构优化,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转变实验动物学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将实验动物学知识与其专业知识相结合,能够独立寻找、设计和实施讨论课题,培育其创新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2]。此次教学改革,我们根据授课对象的专业,根据教学大纲,针对性地调整了课程结构,讲授方式。鉴于许多科研課题的确立、实施及结果的获得都离不开实验动物[3],我们将完整的科研实例融入到教学中。最终的教学效果评估显示,效果良好。一、新的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本次教学改革我们选取了我校选修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的 2024 级讨论生全体为讨论对象。相对于本科生来讲,讨论生已掌握基础医学知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假如实行传统的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对于他们完成科研课题、探求所感兴趣的未知领域,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因此,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将所授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内容调整的依据主要来自课前的问卷调查。上课之前我们将调查问卷发给每位选课的同学,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所学专业、对本课程的想法与建议,以及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了解到学生的具体需求之后,首先,我们将“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以录制好的视频直播的方式,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到具体的操作方式,这种呈现方式直观、连贯、不会有理解上的误差。教学效果好于传统的语言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