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管理王家贵 著第 5 章 企业节税筹划的常用办法 5.1 节税筹划的概念和内容 5.2 节税筹划的必要性和切入点 5.3 转让定价筹划法 5.4 会计核算筹划法 5.5 重组筹划法 5.6 分割筹划法 5.7 性质转换筹划法 5.8 临界点筹划法学习指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常用的筹划方法有很多,如转让定价法、会计核算法、重组法、经济合同法、分割法、抵免法、临界点规避法、税前扣除法、税负平衡分析法、综合利用法、经营行为或经营性质转换法等。这些筹划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和筹划的侧重点不同,有时单独使用,而有时可能配套使用。这里只简要介绍几种主要方法的基本思路和适用条件,并通过一些相关案例来揭示方法适用的技巧等。5.1 节税筹划的概念和内容 5.1.1 节税筹划的概念 5.1.2 节税筹划的特点 5.1.3 节税筹划应遵循的原则 5.1.4 节税筹划的基本内容 5.1.5 节税筹划的制约因素 5.1.6 节税筹划的基本步骤5.1.1 节税筹划的概念 节税筹划( tax‑saving planning ),就是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对其经营、理财或投资行为中的各类涉税行为在税法容许的范围内作出的整体谋划和统筹安排,并付诸有效监控,以达到尽量减轻税负目的的节税管理行为。 目前,有关节税筹划的概念大致有如下不同的表述:税收筹划、税务筹划、纳税筹划、避税筹划和节税筹划等。 综合各种定义可以看出:所谓“税收、税务、纳税”的叫法不同源于对“ tax” 一词的理解角度不一,按中文意思理解,“税收”多用于宏观概念,含有“政府税款收入”的本意;企业或纳税人多用“税负或税务”等概念,含有纳税事务、纳税义务、税收负担等本意。对“筹划”一词大家的理解比较接近,都具有“谋划和计划安排”的含义。 节税筹划不仅要强调合法性、目的性、超前性、计划性和技巧性,更要强调管理性。5.1.2 节税筹划的特点 一是筹划的主体是纳税人。 二是筹划是发生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 三是在税法容许的范围内筹划。 四是整体谋划和统筹安排。 五是旨在减轻税负的微观税务管理行为。 5.1.3 节税筹划应遵循的原则 1 不违法原则 2 整体最优原则 3 时效性原则 4 涉税零风险或自我保护原则 5 全程管理原则5.1.4 节税筹划的基本内容 第一, 筹划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 第二,筹划适用税率 第三,筹划税基 第四,筹划纳税主体资格 第五,筹划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