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製作原理暨實施策略報告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鄭慶民98.8.20報告大綱壹、專題製作的意義及實施緣由貳、高職實施專題製作方式參、高職實施專題製作之困難肆、高職實施專題製作策略壹、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一、專題製作的意義 1. 透過專題製作課程,將其先前所學之 知識、技能做一整合。 2. 透過團體合作之方式來完成,以 習得知識、技能應用之能力及分工合 作之精神。壹、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二、專題製作應是 1. 知識與技能的整合 2. 透過 team 的方式實施 3. 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居於輔導之角色 4. 專題製作的主題應與在校所學相關三、實施緣由93 年業界代表針對 95 暫綱提出建議:1. 希望能有一門課程具備整合性之功能 ( 專業知識與技術整合 ) 。2. 希望能有一門課程可建立團隊精神。3. 希望能有一門課程能發揮自我創意。4. 希望能有一門課程具備課程發展特色之雛型。壹、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壹、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四、專題製作課程內涵 1. 學 分 數: 2 學分 (2-6 學分 ) 。 2. 開設時段:第三學年上學期。 3. 屬性:建議實習課。 4. 模式: 整班授課、分組製作、個別學 習。 5. 教材編選:除計畫書與報告撰寫方面的參考 資料或教材外,不應有制式之教 材。壹、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五、對學生而言 1. 培養學生問題解決之能力。 2. 培養學生自行蒐集資料並應用所學之 專 業知識,完成一具體之實作成品或深入 之研究主題探討。 3. 使學生了解報告的撰寫方式,同時訓練 學生的報告撰寫之能力。壹、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六、對教學而言 1. 落實協同教學理念 2. 強化師生互動、達成個別化學習之效 3. 達成同儕學習效果壹、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七、專題製作之評量 1. 認知: 計畫書與報告的內容 2. 技能: 成品完成度、創意、實用性 3. 情意:學習態度等貳、專題製作之實施一、分組教師依學生人數,分成適當的組別,一 組以 3~4 人為宜二、主題選擇 1. 由老師說明專題製作之意義,讓學 生 瞭解 2. 教師提示主題方向,供學生思考 3. 由各組學生腦力激盪,提出主題構想貳、專題製作之實施三、主題審核1. 各組提出之主題由老師審核,檢視其是否符合要求並可行。2. 教師提出修正意見供各組參考,各組並據以修正。貳、專題製作之實施四、學生提出製作計畫書各組主題經教師審核通過後,應提出計畫書計畫書內容應包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