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知识结构要点 知识结构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提出;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及意义形成和发展,科学内涵 精髓毛泽东思想生平;形成与发展科学体系和内容历史地位及意义 • 什么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共产党的建立和早期情况456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开篇: “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地上徘徊。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7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9中国现当代历史发展的分期:1919.5 -----1924.1 党的创立时期1924.1 -----1927.7 一战时期(大革命时期)1927.7 -----1937.7 二战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37.7 -----1945.8 抗日战争时期1946.6 -----1949.10 三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9.10-----1956.12 过渡时期(三大改造时期)1957.1 -----1966.6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6 -----1976.10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76.10-----1978.12 徘徊时期1978.12-----1997.9 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97.9 ----- 当前 社会转型期 李大钊在 1919 年 8 月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就已经认识到: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我们只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做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 李大钊在 1919 年 8 月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就已经认识到: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我们只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做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11 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