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干预的研讨【摘要】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大学生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群体悲观心理。解决对策是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干预,通过积极的机构组织大学生进行积极的主观体验,发挥积极的个人特质,树立正确的观念,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大学生健康进展。【关键词】大学生;群体悲观心理;影响因素;干预对策一、大学生存在群体悲观心理本讨论确定以山东协和学院 2024 级的专科学生为讨论对象,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 688 份,有效问卷 520 份。其中实验组 310 人,对比组210 人。所有抽查的样本当中,人文管理类的学生 216 人(经济管理学院216 人),理工类学生 150 人(机电工程学院 133 人,建筑工程学院 62人);男生 308 人,女生 212 人。通过对心理普测结果进行分析,济南市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群体悲观心理。二、大学生群体悲观心理的影响因素为帮助学生消除悲观心理、改变悲观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通过调查、个别访谈和座谈会等方式,总结大学生群体悲观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压力带给大学生的群体悲观心理2、情感压力带给大学生的群体悲观心理在与人的交往中,父母之间沟通不畅、朋友之间的矛盾、恋人之间的猜疑以及与陌生人间尴尬的相处,都会给大学生带来情感的压力。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有孝敬父母的意愿,但又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在对待爱情和友情方面,大部分学生同意结交朋友,与友人发生矛盾也能主动解决,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存在封闭自我,不愿结交朋友的想法。3、经济压力带给大学生的群体悲观心理近年来,大学生的经济压力日趋明显具体,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大学生的经济压力有了进一步了解。每月消费高,消费差距大;过半的大学生都有经济压力;经济压力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节约和求助父母是当代大学生解决经济压力的普遍方式。4、学习压力带给大学生的群体悲观心理大学生担心自己的前途,希望大学毕业之后有个好归宿,于是在校期间忙于充电,争取全面进展。虽然看一个人的素养不单看学习成绩,但是在这个以文凭取人的社会,学习好、学历高的学生往往能被重用。学生想学习,内动力不足,给大学生造成了一定得的学习压力。三、大学生群体悲观心理的解决对策积极心理学,摆脱以往传统心理学的讨论模式,向已深化内心的传统心理疾病模式挑战,它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自身的力量;不仅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