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初体验 一、 学习前的困惑与迷茫 谈起外架,让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剪刀撑和安全网,在大学学习《建筑施工技术》的时候也接触过;它们在现场也最直观,相对比较容易接受;对于后面接触的大横杆、小横杆、扫地杆、连墙件等就是一团雾水了,在现场初看的时候什么都看不懂,就是一外行人。记得师父第一次带我去现场的时候看的就是外架,给我讲了外架的基本组成并且在现场都一一介绍了这些构件的应用部位,也是这个时候对这些构件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这次还学习了纵距、步距、横距的概念;简言之:纵距是指脚手架相邻立杆之间的距离(一般取);步距是指脚手架上下水平杆之间的距离(一般取);横距是指脚手架横向相邻立杆之间的距离(一般取 800mm)。可以说这些概念的理解在当时也都是懵懵懂懂的,印象不是特别深刻,真正的理解是在绘图之后。这过程算是外架绘制的第一步,虽然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楚的绘图思路,有许多的困惑和不解,但信任这是绘图开始的关键一步。 二、 学习中的请教与摸索 1、 学会看施工图 外架绘制前,首先要学会看懂结构图,关键是结构的外形特征,要学会观察上下结构外边线是否一致,找出结构存在凸出或凹进等特别部位,根据结构的实际变化确定出外架的布置位置。对于在 T2 办公楼外架平面布置图绘制过程中,我就出现了 2次大的失误:第一次是对 T2 办公楼结构图外边线位置确定不准确,忽略了结构最外边一层挑板,直接导致外架的定位错误。第二次是由于裙楼和主楼分开施工,外架要分开搭设,自己就直接以主楼结构外边线来确定外架位置,而忽略了此处有变形缝的影响,正确的应该是以变形缝为划分依据,确定其外架的平面位置。2 次失误都因为对图纸的不熟悉,了解不够全面,造成外架定位错误,直接导致布置图重新绘制。 2、 外架平面布置图绘制 前面学会看懂结构图可以说是绘图的前提,接下来就是绘制外架平面布置图: 第一点:确定外架离结构边的距离,即双排脚手架内侧钢管离结构边的距离,一般取 200mm,T2 办公楼绘制时考虑幕墙安装取 350mm。 第二点:大横杆绘制。采纳双排脚手架,绘制出 2 根大横杆,选用 Φ×的钢管,其间距为 800mm。 第三点:立杆和小横杆位置和根数的确定。通个师父所教的(4n+1)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每根立杆和小横杆的间距。说明:这个计算公式主要与剪刀撑的布置有关,剪刀撑一般 4 步 4 跨布置一道,且成 45°斜角;简言之就是在同一个方向剪刀撑的个数要满足 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