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华北油田三中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第五单元第 3 课教案课程目标:了解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恩格斯人生价值观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确立及原因。《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主要内容。恩格斯对马克思办祝贺表现。“第二提琴手”的含义。恩格斯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表现,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人生价值观的确立与革命实践的关系,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运用恩格斯的理论与其对英国社会深入研究的关系,恩格斯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从国情出发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分析材料、问题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的理论来自社会实践,反过来又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伟大的友谊”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理论来适时发展创新。教学重点: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教学难点:恩格斯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的原因和“第二提琴手”教学过程本课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简明介绍了国际工人运动领袖——恩格斯从事革命活动的历程。主要从树立帮助老大人们的信念岛屿马克思一起创立马克思主义到独自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历史阶段,介绍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活动。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树立崇高理想(1)1820 年,恩格斯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这座城市是德国著名的纺织工业中心,恩格斯的父亲是一个纺织工厂主,母亲是一位贤惠善良、很有教养的妇女。童年的恩格斯在父亲那里受到的是严格的基督教的普鲁士教育,而在母亲那里更多的受到了文学和音乐的熏陶。(2)中学时代的恩格斯学习勤奋努力,成绩优异。在学习之余,他还常常一个人偷偷跑到工厂中观察工人的劳动和生活。他看到工人们生活在狭小阴暗的工棚中,一家人拥挤凌乱,在工厂中他们拖着疲惫纤弱的身体为资本家劳动,而那些腰缠万贯的富商大贾却心安理得地享受工人创造的财富。在恩格斯心中开始产生一个信念——帮助劳动人民。2、实现伟大转变(1)中学毕业前一年,在父亲的坚持下,恩格斯不得不弃学经商,以后又到柏林服兵役。在服兵役时,恩格斯没有放弃学业,他到柏林大学听课,研究黑格尔哲学,还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由于坚持学习,20岁的恩格斯就已掌握了十几种语言,并且写出了几篇批判唯心主义理论的哲学论文。(2)1842 年,恩格斯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