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伟大的历史转折在徘徊中前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提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拨乱反正的成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时间标志背景影响1927年农 村 革 命 根 据地 的 建 立 和 发展大革命失败中国面临着危机;三大武装起义失败;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解决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1978年十 一 届 三 中 全会“文革”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国民经济有待恢复和发展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近代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时间表现影响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007 年全国Ⅱ.20)1977 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这A.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 D.意味着拨乱正反的完成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的成就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新时期的对外开放与新时期的对外开放的比较类别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前提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在平等交往、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与主权完整的前提下,主动开放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国家主权遭到破坏,被迫开发内容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引进外国先进科技和资金,扩大对外贸易,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性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适应西方列强的侵略需要,反映了西方列对华的侵略政策影响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外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共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共几次土地政策调整时间土地路线或政策实行或调整的原因影响备注土地革命时期依 靠 贫 农 、 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手工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