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1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电讯事业的发展;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影响。(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过渡美、德、英、法、俄、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及其帝国主义特征。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江华条约》的签订;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日本吞并朝鲜;列强瓜分世界;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国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俄国日本原因幅 员 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原料和更为广阔的国内市场;源源而来的欧亚移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 要 的 技术、经验;内战后政局 相 对 稳定,大量欧洲 资 本 涌入。国家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法 国 50亿法郎的赔款,增加了经济发展所必 须 的 资金;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工业发展补充了重要的资源;后起的资本 主 义 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是 世 界 上最 大 的 殖 民帝 国 , 即 使在 技 术 水 平较 低 的 情 况下 , 资 本 家也 能 从 殖 民地 获 得 巨 额利润;作 为 老 牌的 资 本 主 义国 家 , 资 本家 宁 愿 把 大量 资 本 输 往国 外 , 而 不愿 用 于 更 新国 内 的 生 产设 备 和 采 用新技术。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营的落后,造成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滞后和国内 市 场 狭窄;小企业的大量存在,限制了工业新设备和新技 术 的 采用;普法战争后的割地和赔款在很大程度上防碍了经济的发展;大量资本投放国外和信贷领域。1861 年农奴制改革 的 促进,两次工业革命交 叉 进行;封 建 残余保留较多,国内缺 乏 资金,依赖于外国资本,中央和地方政权被贵族把持,贵族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明治维新的促进,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侵略中国朝鲜,得到许多特权,政府的大力扶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农业落后。表现工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 。 19 世纪 末 20 世工业生产飞速发展 。 19 世纪 最 后 30经 济 发 展相 对 缓 慢 ,工 业 生 产 退居 世 界 第 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远远落后于美德,到 191861 年农奴制改革 完 成后,资本20 世 纪初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纪初,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以重工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