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学案第一框 解开货币神秘的面纱1、商品的含义、商品交换的实质及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交换的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重点)(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5)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6)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产生、含义、本质(1)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恰好需要对方的商品4.为什么一般等价物固定的有金银来充当?因为贵金属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货币和一般等价物都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5、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职能与本质的关系、价格(1)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从货币产生时起就具有这两种职能(2)货币的本质是货币职能的体现。(3)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4)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5)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流通手段的货币需要现实的货币(6)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7)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探究活动: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就是盈利。商品流通的第一个环节是生产者把商品卖出去,这样生产者才能获利。如果卖不出去,就意味着生产者白白付出劳动,得不到货币,最终被市场所淘汰。这关系到商品生产所有者的生死存亡,摔坏的当然就是商品所有者了。商品生产者怎样才能顺利实现这一跳跃?(重点。答案以后还要扩充)商品生产者要把商品卖出去,就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如果生产者不讲道德,不为他人着想,商品就卖不出去。这表明,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利他的因素、职业道德的因素,与我们今天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