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功学习目标: 1. 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两个要素。2. 知道功的公式 W=Fscosθ,会用这个公式计算恒力功。3. 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做正功或负功。4. 知道什么是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5.了解求变力的功的一般思维方向。6.理解功和能的关系。学习重点: 1. 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公式。2. 正、负功的意义。3.功能关系。学习难点: 功的概念、正、负功的意义。 主要内容:一、功功是物理学中一个抽象而又重要的概念,是以后学习“能”的基础。1. 功的定义:2. 功的两个要素:【例一】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对物体一定做功。B. 行星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一定做功。C. 沿斜坡向上行驶的汽车,牵引力一定做功。D.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拴着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变速圆周运动,细绳的拉力一定做功。3. 功的大小:① 力和位移方向一致的情况:W=FS② 力和位移有夹角(α)的情况:W=FScosα若 α=0,则 cosα=1,②式就化成①式,因此②式是计算功的一般公式。公式表明:力 F 对物体做的功只与 F、s 和 a 三者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③ 应用公式注意:A.式中的 F 一定是恒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即此式是求恒力做功的公式。若是变力,中学阶段一般不用此式求功。B.式中的位移 s 一般是相对地面而言的。在物体可以看作质点时,s 是物体的位移;当物体不可以看作质点或力的作用点与物体有相对运动时,s 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scosa 即为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C.力所做的功,只和有力作用的那一段位移有关,若力取消后物体仍在运动,则力对物体所做功与力取消后物体发生的位移无关(即力 F 与位移 s 具有同时性)。用心 爱心 专心4.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 J。1 J 等于 1 N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 1 m 的位移时所做的功。5.功是过程量,反映力对位移的累积效果。6.功是标量,虽有正负之分,但却无方向,功的运算遵循代数运算法则。【例二】如图所示,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 F 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 s,如果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μ,则推力做的功为( ) A.Fssinθ B.Fscos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