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电学实验备考精品学案 ――适用于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同步教学山东 贾玉兵第 3 课时六、实物连接(高考重点)实验连线是一类考查学生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较为有效的题型。连线时一定要按照电路图。注意:①导线不能交叉;② 连线时把导线接在接线柱上;③ 电表的正负极,从电表的正极流入,从负极流出;④ 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例 7.(2005 年 全国Ⅱ)利用图 1 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 mA 的内阻 RA。图中 R1、R2为电阻,K1、K2为电键,B 是电源(内阻可忽略)。(1)根据图 1 所给出的电路原理图,在图 2 的实物图上连线。 (2)已知 R1=140Ω,R2=60Ω。当电键 K1闭合、K2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 6.4mA;当 K1、K2均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 8.5mA。由此可以求出 RA= Ω。(保留 2 位有效数字)七、数据处理(高考重点)实验数据是对实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探索、验证物理规律的第一手资料。在系统误差一定的情况下,实验数据处理得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偶然误差的大小。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平均值法:取算术平均值是为减小偶然误差而常用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常在同样的测量条件下,对于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的结果不会完全一样,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是真实值的最好近似。2.列表法:实验中将数据列成表格,可以简明地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便于检查测量结果和运算是否合理,有助于发现和分析问题,而且列表法还是图象法的基础。列表时应注意:①表格要直接地反映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把自变量写在前边,因变量紧接着写在后面,便于分析。②表格要清楚地反映测量的次数,测得的物理量的名称及单位,计算的物理量的名称及单位。物理量的单位可写在标题栏内,一般不在数值栏内重复出现。③表中所列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值的有效数字。3.作图法:选取适当的自变量,通过作图可以找到或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便于找出其中的规律,确定对应量的函数关系。作图法是最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之一。描绘图象的要求是:①根据测量的要求选定坐标轴,一般以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坐标轴要标明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名称及单位。②坐标轴标度的选择应合适,使测量数据能在坐标轴上得到准确的反映。为避免图纸上出现大片空白,坐标原点可以是零,也可以不是零。坐标轴的分度的估读数,应与测量值的估读数(即有效数字的末位)相对应。例 8.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