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做好有效指导和合理评价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使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上得到了很大提高,对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探究教学中教师引导的有效性;另一个是,探究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就体会和感想总结如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指导。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创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及思维的缜密性,严谨性等。原有的教学方式由于不能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丧失了能力培养的功能。相反的,我们如果只强调学生自主,而忽视教师的指导,同样不能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要想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要做到有效指导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教师的有效指导应该是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启发性,能促进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能使学生更好的发挥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施有效指导还应该把握好指导的时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分寸,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指导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方式要多样化,不同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不同程度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在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的观点不断地表白出来,这样才能对一些概念和规律有深刻的理解。 2.教师在指导中应该是有心人,加强教学指导的针对性,给予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思想灵感,运用自己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以合理有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要细致入微,要善于察言观色,密切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因人施教,必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同,知识能力、水平不同,必须个别对待,而不是普降毛毛雨。同时教师应在指导过程中要热情洋溢,特别是关注弱势群体,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重视他们,要有耐心尽最大努力促使他们成功,当学生会失去积极性甚至丧失信心的时候,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不厌其烦地开导,诚心诚意的帮助。例如,对于程度很好而且很喜欢思考的学生,不要在他苦思而不得其解时干扰他,给他留够思考的时间,让他自己去解决,不得已的时候再去指导他。对于程度一般又缺少耐心、缺乏毅力的学生,需要及时提供指导,以免他因过度焦虑而产生逆反、放弃的念头。不同的对待方式,无非说明不同学生需要不同的帮助。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情况变化多端,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但是,只要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