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苏教版初三数学中考考点总结 数学,有学习、学问、科学之意。古希腊学者视其为哲学之起点,“学问的基础”。即使在其语源内,其形容词意义凡与学习有关的,亦被用来指数学。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苏教版初三数学中考考点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初三数学中考考点总结 配方法的应用 对所有一元二次方程都适用,但特别对于二次项系数为 1,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会更为简单。 一般步骤: 第一步: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 第二步: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 第三步: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原方程化为的形式; 第四步:用直接开平方解变形后的方程. 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公元 250 年前后)在《算术》中就提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不过当时古希腊人还没有寻求到它的求根公式,只能用图解等方法来求解.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形如x2+ax=b2(a0,b0)的方程的图解法是:以和 b 为两直角边作Rt△ABC,再在斜边上截取 BD=,则 AD 的长就是所求方程的解. 注意: 1.一元二次方程得一般形式特点为方程右边是 0,方程左边是关于 x 的二次整式。 2.“a≠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它的一个推断标准之一,但 b、c 可以为 0。若没有出现 bx,则 b=0;没有出现 c,则 c=0。 3.可以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得一般形式。 一般步骤: 第一步: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使方程右端为 0; 第二步:将左端的二次三项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 第三步:方程左边两个因式分别为 0,得到两个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初三数学中考考点总结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图形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2.旋转对称中心: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小于 0°,大于 360°)。 3.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假如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 180 度后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