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每课一练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并不很好理解,好在课文思路清楚,教学中我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设计了以下一些相关的问题: 1、为什么说人类宣称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想法? 2、从哪几方面理解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并不值得骄傲? 3、怎样理解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4、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的关系是怎样的? 5、课文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为什么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6、找出文中的反问句,举一例说说它的作用。 正是基于以上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读课文时有了方向,在朗读一遍之后,又让学生迅速浏览进行勾划,学生的阅读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然在学生读课文之前有必要先把问题作以简单的说明。 前面的博文曾论及学习文章时要让学生入境,而要让学生入境首先老师自己要入境,本文说理性很强,那么老师首先要让自己信服,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要想法设法找一些佐证,要能真正地为作者的观点叫好,但带着学生学完之后又能走出课文。而要让学生入境,本文则要侧重于联系一些材料证明课文中的一些观点。而要让学生入境,好的导语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从一开始就能让学生走进课文,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强化这一条主线,让学生慢慢地得到一些问题的答案,或者是获得一些知识。当然学习过程中不时的穿插一些有趣的话题或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是一种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办法,比如本文得到大自然制造了巧妙绝伦的艺术品,但苍蝇蚊子是这样的艺术品吗?学生对这一问题还是颇感兴趣的。 总之,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最重要的是要深化把握教材,了解学生的学情(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就要让学生养成预习提问题的习惯,事先编写归纳,以此设计好教学,可课下预习,问题由课代表编写,提前交回),这样才能设计好教学,实施好教学。 第二篇: 这次开公开课我和世元都很紧张,又因为是一课两上,要展开比较,所以更加害怕。我们打电话商量了几次,世元一直说让我来定课,但两个人上课毕竟不比一个人上课,所以我们决定:他选出他比较喜爱上的课,我也选出我比较喜爱上的课,看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实在是时间仓促,星期二下午世元选了两篇文章《敬畏自然》和《大雁归来》,所以我马上到网上去查教学实录,看这两篇课文能不能上。可惜都没有找到,不过《敬畏自然》我倒是找到了一个教学片断,又翻翻教学参考书,我最终决定上《敬畏自然》,当时是出于两个原因:1、这篇课文很有深度。可以不容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