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儿》教案 14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设计思想 《柳叶儿》(苏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课)一文的设计,旨在通过师生、生生、生本的对话,到达文本的深处,在审苦与审乐的层面,领略文章的主旨,品尝文本的语言艺术,进而培育学生对阅读方法、写作技能、语言知识和思维方法的积累意识,进而培育学生全面、辩证的审美观念。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由浅入深地去鉴赏主旨,明白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安排均是以揭示主旨为目标的。本设计借鉴了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张五芳的教学思想。 语文,开启的是学生的心灵,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追求的是学生的进展。 教学目标 1.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来积累语言、方法、技能。 教学难点 审苦与审乐的辩证结合。 教学方式 积累式阅读。 教学步骤 一、阅读方法积累——在整体阅读感知中捕捉重要信息 1.老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后说基本感受。(倾听,感受。) 2.用一个字说说刚才倾听的感受。(乐,答“苦”也有道理。) 3.“乐”在何处?(爬高、抢摘、品尝;满足三种欲望。见板书设计。) 4.概括一下,开头、结尾写了些什么? 5.整理行文思路(现实→回忆→现实)。 二、写作技能积累——在写作艺术欣赏中鉴赏主旨 1.引导:阅读就像旅游,除了去观览沿途美景,还要探究其美在何处,为什么美。欣赏一篇美文,我们除了捕捉表层的信息,还应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多个角度去进行品赏! 2.示范:让我们尝试从描写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品析本文的写作艺术,并进一步鉴赏主旨。 如:“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三个“吃光了”反复强调,显示饥饿的程度,揭示抢摘柳叶儿的原因。“又抢”二字证明摘柳叶乃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3.分成四人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描写优秀或精彩的句、段,先动情地读一读,再赏一赏,最后说说它“好”在何处? 4.学生合作查找,品析后沟通。(生本、生生对话。) 答案要点: (1)第 8 段中,写爬高的一连串动词:“甩、飞、爬、抱、摇、摆、溜”写出“我”的淘气,也为了下文爬高摘柳叶打下基础。 (2)第 10 段中用“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四个词展现周围环境的静谧,富有诗情画意,为抢摘柳叶增添乐趣。而“冰凉、咯嘣嘣、凉飕飕、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