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1、理解诗的内容,领悟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 1、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制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悟。 2、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仔细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日,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悟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老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推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概。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