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案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方法: “读——讲——析——结”四步阅读法 教学课时: 2 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日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漂亮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紫阳等书院 40 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 1524 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一、补充注音: 汶(wen)水 南麓(lu)石磴(deng)山颠(dian) 徂(cu)徕(lai)岱(dai)祠行(xing)宫姚鼐(nai)解释加点的字 二、补充释字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三、理清课文结构 写泰山地理形势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时间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四、说明游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