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3.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一:学习练习册上有关作者关汉卿的文学常识,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关汉卿,号 ,生卒年不详。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市)人,( )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 )( )( )一同被称为“ ”,并位居其首。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 》、《 》、《 》、《 》等。其中《 》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 )。1838 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 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予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学习任务二:学习练习册上有关元杂剧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时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 结构:元杂剧一般由 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 ,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②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 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 ),女主角称( )。此外,男配角有次主角叫( )、老年男子叫( )、少年叫( )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 )”,配角有副净,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 )”,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 (老头儿)、 (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③ 剧本的构成:剧本由( )、( )、( )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