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5 鸿门宴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5 鸿门宴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5 鸿门宴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5 鸿门宴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3页
3/3
鸿门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 梳理课文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赏析人物形象,评价历史人物的得失(重点是刘邦项羽)。 【学习重点】正确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价人物形象。【学法指导】分析理解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的技巧。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对项羽的形象作评价。【学习过程】一、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1)(2)(3)(4)。 (5)二、本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通读全文,理清情节发展脉络。给每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 如:无伤告密→无伤告密→夜访张良→刘邦对策→项伯说情→沛公谢罪 →范增示意→项庄舞剑→樊哙闯帐→沛公逃席→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范增愤骂→诛杀内奸三、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明确:(1)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2)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3)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4)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5)不善用人,优柔寡断。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四、选出其他你所欣赏的人物(1—2 个即可),抓住细节,揣摩人物,归纳形象并明确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参考: 项羽:优柔寡断、耿直磊落,胸无城府,暴燥鲁莽、刚愎自用、骄纵轻敌 刘邦:果敢坚决、能言善变、狡诈圆猾、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善于纳言 范增:老谋深算、骄横独断 张良:多谋善断、处事不惊、沉稳机智、处事有方 项庄:有勇无谋、拙笨无能 樊哙:勇猛剽悍、机智能言、粗中有细1五、许多读者认为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谈谈你的观点。参考:可以从以下角度考察: (1)领导者的性格特点:在政治舞台上更需要刘邦而不是项羽。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若以沛公居项羽之地,在鸿门必取于杯酒之间,在垓下必渡乌江而王江东矣。”项羽更适合做一个骁勇善战、攻无不克的英雄驰骋疆场,而不是一个老谋深算、精通权术的政客运筹帷幄。 (2)集团成员的合作精神:项氏集团人心涣散。项伯告密,损己利人,翼蔽沛公,杀刘受阻。范增可谓老谋深算,“竖子不足与谋”流露出计不被纳的怨愤和无奈。刘氏集团人心向背。刘邦之言,樊哙之言如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5 鸿门宴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