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华罗庚其人其事,学习华罗庚分离拼搏、自学成材的精神和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知道华罗庚在数学领域里的杰出成就。 2、体味传主一生中无数闪光点中的几个,把握作者的主要写作目的。 3、从小标题入手,列出人物简历表,突出典型事件。【学习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华罗庚的生活经历,思考华罗庚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2、把握本篇传记在组织材料和语言上的特点,以便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 P30-37 页内容,对生字生词、文章结构和行文思路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通读全文,列出华罗庚的主要经历以及主要成就。主要生活经历: 主要成就: 2、在运用倒叙手法插入一个小故事以后,就进入了对华罗庚艰难曲折的求学、治学经历的追忆之中。请看第一部分“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这一部分讲述了华罗庚的哪些经历?是由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3、除了在数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之外,华罗庚的身上还具有新旧交替时代科学家所特有的爱国情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4、文章有几处嵌入了华罗庚的诗词?这些诗词对表达华罗庚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有什么作用? 二、知识梳理1、华罗庚简介华罗庚(1910 年 11 月 12 日—1985 年 6 月 12 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人,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 88 位数学伟人之一”。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 10 多年,这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