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5《荆轲刺秦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5《荆轲刺秦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1页
1/2
高中语文 5《荆轲刺秦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2页
2/2
荆轲刺秦王【导学】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字词2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分析人物性格出处、作者及写作背景: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著 作 ,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共 245 年。《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 , 文笔流畅 , 生动活泼 , 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出自《战国策》。2、刘向其人:约公元前 77 年至公元前 6 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汉初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治《春秋谷梁传》,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3 相关背景:“荆轲刺秦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 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秦于公元前 230 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 年派秦将王翦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 222 年),引兵北上,兵临易水,直逼燕境,统一六国大势已定。燕国是地处赵国东北方的弱小国家,当初燕王喜为向秦国示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没有礼遇他(“遇之不善”),太子丹十分愤恨,于公元前 232 年逃回燕国。于是,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企图达到既报前仇又解国难的目的。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的始末。【导思】完成《荆轲刺秦王》的结构第一部分——开端( ):行刺缘起第二部分——发展(3---9): 第三部分——高潮( ):廷刺秦王第四部分——结局(18): 研习第一部分1、 重点词句解释(先落实重点字词,再翻译句子)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原足下更虑之。 2、思考: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研习第二部分1、重点词句解释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词: 句: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词: 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词: 句: 12、 思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5《荆轲刺秦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