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没有时间 而是没有“能力”读书 今天上午,听了校本研训班老师的发言。心里拔凉拔凉的。 校本培训,说到底是为了成绩,不,是为了分数。可是,听到的那些措施、困惑,似乎又是老一套,积极性不高,开展不起来等等。 可以这样问吗?如果有一种方法,老师轻松,学生出成绩,且简便易行,老师会拒绝? 其实,这样的实践,这样的老师,早就出现了。唯有一类人才有能力感知并尝试。 特别庆幸的是,几年下来,江华县也开始涌现出这样的实践,这样的老师。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读书,读书,还是读书。读书,才是最好的培训;读书,才是最好的教育。 壹 不是没有时间读书,而是没有能力读书 中心校一位女老师发言,当老师的工作紧张,人累心累,哪里还有时间读书。 有人这样表述: 不是——我们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读书。 而是——没有时间读书,所以我们工作很忙。 针对江华的现状,特别强调的是,对于江华的多数老师来说,不是没有时间读书,而是没有“能力”读书,且注定这一辈子与书绝缘,进而这辈子注定苦教苦学,累个半死,且难有成绩。 暑假,总会有点时间吧,有多少人会去翻一翻书呢? 有意思的是,同是这位女老师,用更多时间表述这样的观点,她们的校长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校长。比如,老师生病了,去看望一下。比如,老师的摩托车坏在路上了,校长会想办法。 如果是这样的人文关怀,我会五体投地。 其一,校长自己想方设法、脱胎换骨成为一个书虫(几乎不可能了)。其二,打造一个读书吧,安上空调,摆上水果,陈列书籍,勾引、诱惑老师们来翻一翻书,闲聊一阵,享用享用。读书、思考、讨论、交流,才是提高分数之根本。这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连问题的实质都分不清,这才是更悲哀的。 “都说现在的教育问题太多太多,而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普遍不读书。按理说,教书人不读书这简直不可思议,但如此不可思议的现象却几乎成了许多学校的常态。”一位特级老师,一位著作等身的特级老师,如是说。 在江华,意识到了要读书,就能静下心来读点书,绝对不可能。比较而言,与虎谋皮问鬼要钱还容易一点。 因为——不难理解,错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已是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人终生的痛。毋庸置疑,这种痛,在教师身上尤为惨烈。 表面上没有时间读书,实质是没有能力读书,这才是江华教育最大的痛。 没有能力读书,最惨烈的结果就是没有能力改变。 贰 意识到了,行动在哪? 前两年界牌那对双胞胎姐妹,伟大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