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章节与课题陈情表 课时安排 3 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 使用日期或周次第二周学习目标和任务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背诵全文。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重点难点建议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教学资源的使用教读 1 课时,互动课堂 2 课时学习过程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教师二次备课栏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1、作者简介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晋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孝闻,累举不应。 2、资料链接(1)背景知识 公元 263 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注意诵读与知人论世课前严格指导预习、理解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2)表:古代臣子 向 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3)苏轼有言: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4)成语: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一、分组预习、探讨、思考(1)预设问题 ① 试译全文,圈出难解的字、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