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 课题: 逍遥游 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2、了解庄子及其人生哲学。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知识点。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 个性备课部分 一、课前预习 1、依据《古诗文学习指导》,了解庄子及其思想、寓言的相关知识。 2、诵读课文,给生字注音,记录困惑。 3、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课文内容。 二、预习检测:(1)庄子(公元前 369—前 286 年),名__周___ ,__战国___ 时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__道家___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共33 篇、内篇 7 篇,外篇 15 篇和杂篇 11 篇。(2)给加点字注音 鲲(kūn) 抟(tuán) 坳(ào) 蜩(tiáo) 决(xuè)起而飞 抢(qiāng) 小知(zhì) 斥鴳(yàn) 数数(shuò)然 泠(líng)然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详见古诗文指导用书) 二、自主研习: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通假字 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同“陲 ”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反”同“返” (2)重点词语 去以六月息者 离开,凭借 怒而飞 奋发 风斯在下矣 则,就 莫之夭阏 阻塞 枪榆枋而止 集,着落 控于地而已矣 投,落下 适莽苍者 去,往 之二虫又何知 此,这 (3)词类活用: 《齐谐》者,志怪者也。 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水击三千里 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词作动词,南行 适莽苍者 形容词作名词,近郊 (4)古今异义: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 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 野马也 古义:游动的雾气 腹犹果然 古义:吃饱的样子 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泛指动物 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 个性备课部分 装订线 (5)文言句式: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介词结构后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介词结构后置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者 宾语前置 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 2.请同学们认真思索: (1)课文用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原文回答) 野马也、、吹也 且夫水之、、、舟大也 (2)蜩与学鸠是怎样嘲笑大鹏的?作者是怎样解释的?(原文回答 “我决起而飞…………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之二虫又如何” (3)蜩与学鸠“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什么? 他们也非逍遥,都是不自由的。 当堂检测: 1.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北冥(míng) 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