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与蔺相如》姓名: 班级:【学习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2、学会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重点难点】积累文言常用词,体会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教学模式:“三五五”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多媒体【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蔺相如这次赴会跟上次出使的身份有什么不同?从什么地方看出?跟上次出使相距几年?【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一)阅读 6 到 7 段(“渑池会”)1、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 2、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 3、读廉颇送别赵王时说的那一段话,根据这段话说说廉颇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作者详写这段话有什么用意? 4、复述渑池会上的斗争经过,①从蔺相如跟秦方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过程可以看出什么? ② 赵王认为蔺相如“功大”,是否有理由? 5、廉颇是否也有功呢? (二)阅读第 8 段( “廉蔺交欢”)(这部分要求背诵,需反复朗读。)1、划分本部分层次,为诵读作准备。 2、在你看来,这部分的核心是哪一句话? 3、诵读蔺相如“夫以秦王之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话,思1考:明人李贽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 4、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 【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A 基础积累1、 古今异义① 于是相如前进缶 ②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③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2、 词类活用① 相如廷斥之 ② 且庸人尚羞之 ③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文言句式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 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③ 遂与秦王会渑池。 【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四课时)2课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学会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常用词,体会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学习过程:【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蔺相如这次赴会跟上次出使的身份有什么不同?(官职不同:上次是以舍人充当使者,这次是以上大夫充当国君副手)从什么地方看出?(唯书“相如从”,他人不书;“顾召赵御史”。)跟上次出使相距几年?(三年)【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