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姓名: 班级:教学模式:“三五五”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多媒体【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读课文 5—11 段,划出的疑难之处:【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 词类活用 1、留军壁邺: 2、朱亥袖四十斤铁椎:3、为能急人之困 : 4、公子怪之: 5、却秦存赵: 6、侯生乃屏人间语: 7、北救赵而西却秦: 8、厉兵秣马: 9、以便国家: 10、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 11、且公子纵轻胜: 12、吾攻赵旦暮且下: 13、弃之降秦: 14、今公子有急: 15、此五霸之伐也∶古今异义 1、公子再拜,因问 古 今 2、以公子为长者 古 今 3、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古 今 4、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古 今 5、公子颜色愈和 古 今 6、让魏公子曰 古 今7、愿枉车骑过之 古 今难句解析 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2、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具”通 ,“告”后省略 ,代 。 “所以”表示 “秦军”前省略 。 1全句译作:3、所以待侯生者备矣。“所以……者”是 意思。全句译作: 4、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恨”字有“遗憾”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句中带了宾语“之(我)”可以解释为 。“恨之”就是 。“以是”是 的意思. 5、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求”字的宾语应该是“人”如姬想找到一个能帮她报父仇的人,但一直没能找到。因此原句可以补充为:6、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 “行日”,即 。“以”后省 .全句译作:【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1)之所能,而加之以(2)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箭的末端)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孔子家语》)(1)解释文中下列词以(1): 以(2): 及: 于: 括: 羽: 镞: 砺:(2)翻译句子,说明句式特点① 汝何好乐? ②吾非此之问也。 ③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④其入之不亦深乎? (3)用你自己的话概括子路“受教”的内容【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第三部分(5~11 段) ,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故事发生 故事发展 故事高潮 故事结局 【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三课时)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