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 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2、掌握积累“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及“于、而”2 个文言常用虚词,了解活用、通假、古今异议等现象和固定句式。3、学习文中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引导学 生端正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即要善于从学习中寻找快乐,要乐学、好学。 (二) 预习内容:1.识字注音:(1)重点字木直中( )绳 輮( )以为轮 虽有槁暴( ) 金就砺( )则利 参省( )( ) 须臾( )之所学 跂( )而望矣 假舆( )马者 假舟楫( )者 蛟( )龙生焉 不积跬( )步 骐( )骥( )一跃 驽( )马十驾 , 锲( )而不舍 金石可镂( ) 六跪而二螯( ) 非蛇鳝( )之穴(2)多音字 ① 一语中的 ② 久假不归 中流砥柱 寒假③ 强劲 强人所难 倔强 (3)辫字组词(1) 楫 辑 缉 揖 (2) 镂 缕 偻 褛 (3) 跂 歧 伎 岐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通读课文,把握结构 本文一共 3 段,是围绕那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各是什么?(学法指导:本文是议论文,可以从文体结构特点角度思考。) 。 二、合作释疑,互相研讨1、疏通文章的内容,就文中发现的疑难的字词句进行讨论。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本文是如何来论证中心论点的?3、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比喻论证,试从文中找出,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三、精心点拨,启发引导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讲授法四、巩固训练,提升技能(一)知识点总结1.词类活用(1)名词做状语: (2)名词作动词: (3)动词的使动用法: (4)形容词作名词: (5)形容词用作动词: (6)形容词作使动: (7)数词作形容词: 2.古今异义博学 参 假 金 爪牙 用心 绳 跪 疾 致 寄托3.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善假于物也。 (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5)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6)輮以为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