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时代的鲁迅本课话题——清醒一、从课本中积累“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住他们么?”是麻木地死去还是清醒地面对?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在临终前清醒地看到悲剧感觉痛苦悲伤,但起码可以看到一丝希望在绝望中熄灭,有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心理准备:即使身陷绝境,但我不怕,因为我在最后一瞬间选择了坚强面对,保持沉着而稳重,也不感到遗憾了。人生本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些不幸,而在这一刻,清醒给予人最后一刻的满足空间,所谓死而无憾。二、从生活中积累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说,“中国政府是十分清醒的”,只有“清醒”,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壮大。古语云“居安思危”,我想,温总理所说的清醒正是源自于一种危机意识。试想,如果政府没有清醒的危机感,国家何以能挺过亚洲金融风暴、“非典”流行、汶川大地震与全球金融危机?更何以不断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民生的持续改善?一个人,只有“知己之处境,审他人之势”,才能长足发展,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大国崛起需要的不仅仅是民族的自信心和人民的勤劳智慧,更需要一群头脑清醒的人,一群能在受阻时给予力量、前进时打镇静剂的人。这些人,便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喊醒“铁屋子”里昏睡着的人。三、从自然中积累在亚马逊热带丛林中生存着一种有极强捕捉蚂蚁本领的蚁熊。据统计,一只成年的蚁熊每天要吃掉 1.6 万只左右的蚂蚁。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蚁熊捕食蚂蚁,从来都不会赶尽杀绝,每刨开一个蚁穴,蚁熊只吃掉其中一小部分,即使还不足以充饥,蚁熊也放弃其他的蚂蚁,而去寻找下一个蚁穴。蚁熊清醒地认识到,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才能使自己的种族繁衍不断,才有子孙后代的生生不息。无独有偶,加利福尼亚海域附近的水母每天面对很多凶残的虎鲸、鲨鱼,它时刻警惕着,在逃命中逐渐变得坚强;南美洲一种凶悍的苍鹰自小就在母鹰残忍的生存训练中逐渐强大,直到完全适应各种环境,开始独立生活。蚁熊清醒地认识到,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只能自断后路;南美洲苍鹰清醒地认识到,历经苦难才能“涅槃”成钢,翱翔蓝天!保持生命的清醒,方能拒绝诱惑,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壮大自己。四、从历史中积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当年屈子行吟泽畔,开创了清醒于世而自绝的先河,他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