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鸿门宴课标要求1、学生自主探究《史记》、司马迁及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2、课文文义已自读为主,教师辅助点拨梳理文章思路,利用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把握来带动对疑难语句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语感来推断疑难语句的能力。3、采用讨论式学习法,学生立足文本,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见仁见智,对文中人物多元化评价。学习目标1、掌握《史记》、作者以及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2、积累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翻译文言句子。3、学习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4、分析人物形象。学习重点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学习难点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认识人物性格特征。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本学案的内容共分四课时。第一课时,在学案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课前预习”;第二、三、四课时,师生合作探究,自由讨论,完成质疑探究,当堂检测及课后练习题。第一课时学习小目标1、掌握《史记》、作者以及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2、通读全文,结合课文注释查字典读准字音,通其大意,概述鸿门宴的故事。3、熟悉课文,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4、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学习重点诵读课文,掌握重要词语的读音,培养文言语感。学习难点划分结构,归纳层意,概括故事大意。课前预习教材助读1、走进作者司马迁(约前 145~约前 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帝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历尽艰辛,在公元前 91 年前后完成《史记》。2、了解背景公元前 209 年(秦二世元年)7 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 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 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