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人教必修 5 第 7 课《陈情表》教学资料一、认识作者姓名李密字令伯朝代晋籍贯四川彭山县生平简介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虽从小境遇不佳,但十分好学,师从于谯周门下,博览五经。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蜀亡后,李密曾以奉养祖母为由,谢绝晋邓艾之请,辞不出仕。泰始三年(267 年),晋武帝立太子,为竉络蜀汉旧臣,下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又以照料年迈祖母为由,作《陈情表》上书晋武帝,其言辞恳切,感人至深,得晋武帝恩许。后祖母亡故,李密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主要作品《陈情表》作品风格情真意切二、文本知识1.表“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2.背景资料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 44 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忠,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李密早有孝名,据《晋书•李密传》记载,李密侍奉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武帝览表,赞叹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感动之际,“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华阳国志》),密遂得以终养。三、字词归纳1、字音辨认祚薄( ) 逋慢( ) 床蓐( )1终鲜兄弟( ) 闵凶( ) 陨首( )优渥( ) 期功强近( ) 矜育( )拔擢( ) 盘桓( ) 茕茕孑立( )2、通假字(1)夙遭闵凶 (2)零丁孤苦 “(3)常在床蓐 (4)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舅夺母志古义: 今义: 强取,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