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 4 课 李白诗三首本课话题——挫折一、从课本中积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选择仕途还是尊严?选择政治还是诗歌?李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仰天大笑出宫去,云游四海逐星辰。自此,他政治上的下放,掀起了他诗情诗境上波澜壮阔的滔天之势,诗人于滚滚红尘之中,修炼成仙,于思想上、精神上逐渐抵达“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之巅峰境地。面对挫折,面对抉择,李白没有沮丧,没有堕落,而是信心满满,壮怀激越。二、从自然中积累面对蚌壳带给自己的身心的摧残,面对黑暗海底带给自己的郁闷与孤寂,砂粒化解了痛苦,它轻松地微笑,等待成为珍珠的那一天。面对迂回的沟壑,面对崎岖的山路,溪流化解了痛苦,它轻松地微笑,它欢快地跳跃,憧憬着汇入大海的那一刻。面对巨石的压力面对冰冷的寒风,野草化解了痛苦,它轻松地微笑,尽力冲破石缝,义无反顾迎向光明的未来。遭遇挫折时,何不自信地微笑?三、从历史中积累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听见风在山顶呼啸。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四、从名言中积累1.短时期的挫折比短时间的成功好。 ——毕达哥拉斯2.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 ——歌德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奋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5.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爱默生一、作者简介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二十五岁时出蜀东游。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后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安史之乱爆发时正在宣城、庐山一带隐居。第二年,因参与永王与肃宗争夺帝位的斗争而获罪,被流放夜郎。途中遇到大赦,得以东归,时已 59 岁。61 岁时,在讨伐安史叛军的路上因病折回。不久病逝。作品: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