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修辞立其诚训练目标 在议论文写作中学会使用三种分析方法:概念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学习写议论文,尤其是要学习论证。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总的来说,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同时也有多种的分析方法,今天重点探讨三种分析方法:概念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文本借鉴佳作赏读亮点评析“倔”和“笨”的力量大跃进时期,朱东润老先生作为复旦中文系主任,自然被推上讲台作“多快好省”宣言。可是老先生却牙根紧咬,面色难看,简直要上刑场似的,支吾了半天才说出话来:“我原计划五年完成的三本书,现计划三年完成!”话音刚落,台下便是一片哄笑之声。“太慢了!”可是老先生的倔劲却上来了,说什么都不肯再让步:“不行!不能再少了!最少三年!”① 这若是被日码万字的当代作家看见了,怕也是要笑掉大牙的。何必这么“倔”?何必跟“效率”较劲?简直是一根筋!②的确,对于讲求效率的智慧的当代人来说,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不知变通,乃至于冥顽不灵了。三年,岂止是三本,著作等身怕也不是问题。只要愿意“坐家”,轻敲键盘,日码万字也能轻松搞定。只是,如此随缘、如此写作,其成果怕也如稀释过的咖啡,醇香不再,喝起来恰如变了质的白开水。③同样“冥顽不灵”的,还有历史学家江衍振老先生。④他曾一度名声鹊起,然而他的出名,却不是因为有多少的“智慧”,而是因为“笨”。十多年的时间,老先生统共写了三本书,加起来不过七十余万字,平均到每天不过百余字。然而,为了搜集史料,老先生访遍了各地图书馆、书库,翻阅了两千多万字的史料,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如此辛苦、如此笨,甚至弄得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最终才有了那么一点老笨结晶。然而,这样的著作,定心读来,方知是“字字含血”啊!⑤二老的作为,认认真真地昭示:真正的智慧,往往始于① 举例论证。文章开头用朱东润老先生的事例形象地突出“倔”字,入题迅速。② 分析事例,从反面着笔增强分析说理力度。③ 比较分析。联系现实,否定讲求效率的“智慧的”当代人的做法。④ 过渡句,承上启下,引出江老的“笨”。⑤ 因果分析。举江衍振老先生的事迹一例,突出一个“笨”字,高度赞扬“字字含血”的“笨”的创作精神。⑥⑦⑧ 说理、引用论证,总结分析二老的“倔”、成于“笨”,在于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