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课 游褒禅山记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背诵重点语句。2.从游山中悟出人生哲理,体会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王安石名句1.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2.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4.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年书。5.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6.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文本导学1.词语理解(1)一词多义① 悲② 卒③ 文④ 极⑤ 观⑥ 胜(2)古今异义①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 今义:基数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②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 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④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3)虚词归纳① 其② 然2.词类活用(1)有泉侧出: (2)始舍于其址: (3)名之曰“褒禅”: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5)而其见愈奇: (6)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7)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特殊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 (2)何可胜道也哉: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5)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7)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4.语句翻译(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译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译文: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文: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译文: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文: 本文主要是记叙游山探幽寻胜的经过还是探究做学问的道理?作者游山探幽寻胜的过程和学者做学问的过程有哪些相似之处?游山探幽寻胜的经过探究做学问的感悟1.游人游山探幽寻胜也好,学者做学问也罢,要想“有得”,需要哪三个条件呢?在这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哪一个最重要?答: 2.阅读第四段,作者又由仆碑悟出了哪个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答: 作者在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