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4课 《诗经》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粤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4课 《诗经》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粤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1页
1/15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4课 《诗经》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粤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2页
2/15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4课 《诗经》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粤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3页
3/15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第 14 课 《诗经》两首◎诗海拾贝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女子新婚的诗。全诗构思工巧,层层递进。首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句就给读者带来一片生机勃勃、春光明媚的自然景色,又象征着青年男女嫁娶的大好时光,并烘托着容貌如花的美丽新娘的青春气息,预示着婚姻的美满幸福。接着二章、三章,用桃实硕大且多,象征新娘多子多孙,用桃叶茂密葱绿象征新娘出嫁后,家族昌盛,使全诗洋溢着民间婚嫁热情欢快的生活气氛,真是天然妙笔!而且《桃夭》所创造的比、兴,已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的成语,“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也被后世奉为结婚的楹联,可见其影响深远。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辞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语林撷英课文名句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课外名句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4.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9.人之多言,亦可畏也。1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1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1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1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1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者卡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最初称为《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经典有“四书”“五经”等。“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诗经》约成书于公元前 6 世纪的春秋时期,共 305 篇,所以又称为《诗三百》。◎背景呈现《诗经》里的作品多方面地描写了公元前 11 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 6 世纪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表现了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有许多诗歌密切地联系政治,针砭时弊。有些关于下层人民的反剥削、反压迫的诗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最本质的现象。《诗经》的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为后人所重视,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知识链接1.《诗经》简介:《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4课 《诗经》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粤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