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王沂孙 眉妩(渐新痕悬柳) 明月千古寄寂寞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唐·白居易《琵琶行》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唐·李商隐《无题》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南唐·李煜《相见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作者卡片王沂孙(?~约 1290),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王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善文词,广交游,同代周密称其“结客千金,醉春双玉”。其词多咏物之作,间寓身世之感,但意旨隐晦。清代常州派词人对其词评价甚高。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背景呈现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南宋朝廷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统治者征歌逐舞,醉生梦死,不思收复中原。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不堪,特别是金人统治的北方,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不欲生。而北方的金人却伺机而动,希望把南宋消灭。国难当头,时局危急,具有强烈爱国之情的王沂孙写下了这首咏物抒怀词,曲折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哀伤情绪和对恢复故国山河的期望。一、字音眉妩(wǔ) 初暝(mínɡ) 窥户(kuī)二、通假字叹慢磨玉斧 “慢”通“漫” , 徒然 三、一词多义爱四、古今异义试待他、窥户端正古义:指圆形 , 这里指月亮。 今义:端庄,正直。五、名句默写①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② 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③ 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④ 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1.“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几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名师指津] 先概括整体意境,然后分别描绘月初出和月渐升时的两个优美的画面。我的理解:这几句,由“渐”字领起,精细入微地刻画初升的新月,着意烘托了一种清新轻柔的优美氛围。新月纤细,在词人的眼里,新月如佳人一抹淡淡的眉痕,悬挂在柳梢之上。月下杨柳摇曳,柳上眉痕依依,蕴含着无限情致。随着新月渐升,月色轻笼花丛,轻淡飘柔,仿佛无力笼花,若有若无地穿流于花间,依约如梦地升腾在暮霭里,仿佛冲破了初罩大地的暮霭。这几句写出新月的独特韵致。2.赏析“相逢谁在香径”一句表达出词人怎样的情感变化?[名师指津] 说明由欣喜忽而惆怅的原因和过程即可。我的理解:这一句承“便有团圆意,深深拜”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