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最后的长春藤叶》学案导学 鲁人版(08版)必修4

高中语文:《最后的长春藤叶》学案导学  鲁人版(08版)必修4_第1页
1/1
《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学习目的: 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2、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学习重、难点: 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2、通过对小说的研习,使学生对生命有新的感触和认识:坚强信念、珍爱生命。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简介作家及其创作情况欧·亨利(1862—1910),美国作家,以其众多的作品及作品的巧妙构思和幽默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赞誉,成为美国独树一帜的杰出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其代表作为《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开端(第 1 至 11 节): 发展(第 12 至 36 节): 高潮(第 37 至 50 节): 结局(第 51 至 55 节):文本研读体会人物性格,回答下列问题: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四、品味“欧•亨利式的语言” 结合文章中具体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进行品读,并归纳总结: 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笑”。五、写作训练 1、根据《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情节,尝试为小说另写一个结尾。2、了解文艺评论的写法,为《最后的常春藤叶》写一篇文艺评论。用心 爱心 专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最后的长春藤叶》学案导学 鲁人版(08版)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