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归集1.命题要求变化(1)试卷结构①“将试卷第I”“卷第II”“”“”卷改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②删去选考中的选2化学与技术题型。(2)考核目标与要求①加强“化学符号对应物理量的认知”。高考试卷中特定的物理量将会用特定的化学符号代替,而未必会注明,比如k(HF)、kw、c(H)、n(H)等的含义;常见物质电子式书写;焓变(ΔH)和反应热的差别;活化能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关联。②增强电解质溶液考点的要求。对电离平衡的考查要求增加了一个层次,同时新增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溶度积常数的理解及计算。③熟悉不同版本教材内容差异。人教版、山东科技版、苏教版教材中,高考化学术语可任用其中一种教材中的术语,如苏教版和山东科技版选修4中均涉及电离度的概念及公式计算,故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要注意拓展电离度知识。如选修3中,“”价电子是山东科技“”“”“版的描述,人教版用最外层电子数表示,苏教版用外围电子;人教版没有轨道表达”式,苏教版和山东科技版均有。④加强对知识迁移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的考查。迁移能力考查如利用掌握的化学平衡常数知识迁移考查水解平衡常数,有机物中衍生物的命名。信息分析能力的考查如已知压强平衡常数的概念进行相关计算,晶胞参数、原子坐标参数,有效氯含量,反应速率常数等。⑤加强化学实验分析能力、探究的能力、实验表述能力的考查。要求能设计合理实验方案,控制实验条件,初步探究实验原理,表述实验现象。2.高考考情报告(1)整合知识网络:如以电子转移为主线串连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解池,电子守恒法计算等知识,以加强学生知识体系网。(2)建立题型模块:如针对非选择题中工艺流程题型、原理综合题型、实验综合题型,建立题型模块应对策略,以提高学生应对能力。(3)强化题组训练:如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动态平衡思想按题组分类集中训练,磨砺学生思维。二、命题预测1.选择题(1)必考题型SEST题:注重渗透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古代化学原理的考查。例题1:17届理综模拟卷(五)全国难卷第7题7.下列有关文献记载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A“”“”.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说明我国古代就掌握了湿法冶金技术B“”.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中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C“”.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D“”.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中的脱色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必考有机题:可能会出现两道题型,其中一道为有机性质,另一道为同分异构体分析。全国乙卷考查一道的概率较大,特别注重给出陌生有机物结构简式结合官能团性质及同分异构体的考查。例题2:17届理综模拟卷(一)全国难卷第8题8.螨威多主要抑制螨的脂肪合成,阻断螨的能量代谢,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螨威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其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2种结构D.与等物质的量的溴化氢加成的产物有2种结构实验选择题:考查一道实验的概率占七成,考查两道实验题的概率占三成,其中实验方案、操作、现象、目的、结论的评价考查概率极大,另一道为实验基本操作或物质鉴别分离。例题3:17届理综冲刺卷(二)全国难卷第10题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前者pH比后者的大非金属性:S>CB氯水中滴入少量品红溶液品红褪色氯气有漂白性C向等浓度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D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显紫红色氧化性:Fe3+>I2【答案】D元素推断题:注重由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及转化的推断训练,注重元素周期律知识考查。例题4:17届理综冲刺卷(一)全国难卷第12题】12、中学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占据三个周期。Y和M位于同主族,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这五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Q。取一定量Q溶于蒸馏水得到溶液,向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