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第二册[人教版]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 1 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知识结构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卵细胞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受精作用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二、教学目标1、阐明细胞的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4、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5、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3)受精作用的过程。[解决方法](1)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兴趣,导入减数分裂。(2)课件显示精子的形成过程,采用问题探讨法讲解。(3)结合受精过程图讲述。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解决方法](1)借模型建构活动,探讨染色体的变化规律。(2)列表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四、课时安排3 课时。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六、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实验用品。七、学生活动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合作完成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相关问题。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教学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第 1 课时[问题探讨]学生看教材 P16 题图,比较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细胞染色体组成及数目的不同。引导学生根据此图提出能联想到的问题。设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导入新课学生:减数分裂。1、什么叫减数分裂?学生阅读教材 P16 回答。(强调指出:细胞分裂了几次?染色体复制了几次?分裂前后细胞染色体数目如何变化?)课件显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按照下列图解的思路,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结合问题教师总结精子的形成过程。 2、精原细胞是一个什么样的细胞?其自身的增殖通过什么样的分裂方式进行?3、什么叫同源染色体?4、什么叫联会?5、什么叫四分体?(指出交叉互换现象)6、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何时?7、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8、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9、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DNA 数量变化如何?(用曲线图表示)1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主要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