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共 2 课时第 节 2009 年 月 日课题: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2.运用资料(如照片)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2.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程度【教学准备】 资料卡片、投影仪(片)。 缺勤登记:【课时安排】 2 课时【板书设计】§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用心 爱心 专心自然异变受灾体灾情定义灾害事件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与环境破坏危害程度地域差异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师教、导过程设计【讲授过程】[导入新课]2008.5.12 汶川大地震……。 自然灾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讲授新课]一、自然灾害(板书)1、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转承]那么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哪些条件呢?2、形成具备两个条件:自然异变为诱因(自然属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社会属性)。定义表述为: 造成 [点拨]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当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无论其程度大小,只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损失就形成自然灾害。[点拨] 气温升降、刮风下雨属于正常的自然变化,但是如果气温短时间内骤然下降 10℃,就可能出现冷冻,造成农作物减产,发生自然灾害。所以说,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教师教、导过程设计3、灾情大小的判断灾情大小衡量标准——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如人员伤学生学、思过程设计学生学、思过程设计[提问]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呢?请大家看课本第一个标题。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事件现象自然异常变化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学生活动]:那么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的自然异变发生在哪些地方呢?[提问]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来区分一下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思考]读课本 P2~P3 页案例,辨析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学生活动]:讨论学生学、思过程设计[学习方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