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3《古代商业的发展》

1.3《古代商业的发展》_第1页
1/9
1.3《古代商业的发展》_第2页
2/9
1.3《古代商业的发展》_第3页
3/9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 3 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梳理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① (1)商朝人被称为“商人”。(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2.秦汉时期:商业② (1)秦汉至隋唐,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A 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B 两汉统一局面的形成;C 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3.隋唐时期:商业③ (1)原因:A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B 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C 对外交通发达。(2)表现:A 都市商业大量出现:如东都洛阳、邸店兴起;B 市场发展:如农村集市发展(夜市等),城市中“市”与“坊”分开;C 出现了柜坊和飞钱。4.宋元时期:④ 5.明清时期:⑤ (1)明清商业相比于宋元,有明显的退步。原因: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2)城镇商业繁荣,表现为:A 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C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D 出现了地域性的 “商帮”,如徽商和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北宋前后城市功能的变化:(1)北宋之前的中国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意义居从属地位。北宋之后大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2)北宋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① 、镇、② 为单位形成了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有力的促进了商业的繁荣。2.城市的发展与演变:(1)汉唐时期的城市特征:A 绝大多数城市是因为属于各地政治中心而建设起来。地方上的中小城市也多因为是各地郡县治所而发展起来。B 城市的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商业的繁荣远远超过了商品生产的水平。C 农村集市有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③ 。(2)宋元时期市镇商业的繁荣:A 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B 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如宋代的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C 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④ ,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3《古代商业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