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课 勾践灭吴(中学语文网中网辑 http://www.ykyz.net/yuwen/index.htm)教学目标:1、 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2、 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3、 认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之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与其奋斗成功的具体缘由,理解文种、申胥的忠贤报国之志。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说理动情艺术。教学设想:1、 教学重点:(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饿最后两段。3、课中的特本殊句式归类(1)判断句 夫吴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此寡人之罪也(省略介词于)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昔者之战也……寡人之罪也(2)省略句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省略动宾短语“之”。之——指代文种)(与之成)不可!(省主语——与越国订立盟约)纳之(于)太宰喜否(省略介词于)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省略介词宾语“之”)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勾践)无不甫(之)也(省略主语与宾语)员闻之,陆人居(于)陆,水人居(于)水(省介词)省量词,例:女子十七(岁)不嫁,丈夫二十(岁)不取2:一(条)犬,一(头)豚(3)倒装句A 介宾短语后置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乃号令于三军又有美于此者将献之B.宾语前置何后之有?本课虚词用法归类用心 爱心 专心 116 号编辑1、之代词,他,它。例:吾与之共越国之政。:三江环之。助词,的。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此则寡人之罪也助词,取消主谓间的独立性,不译。例: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若水之不归也。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何后之有?2、其代词,他的,他们的。例:执其手而与之谋。: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代词,他。例:其身亲为夫差前马。代词,自己的。 例: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指示代词,那些。例:其必士。副词,同“岂”,难道。例:其有敢不尽力者乎?3 、于介词:在。例: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遂使之行成于吴。“于是”属介宾短语作补语,“在这种局面”4、以连词,而,表目的,可译为“以致”、“导致”、“用来”。例: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5、而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