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一、主题思想本文叙述了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国家风雨飘摇的时局中经历个人苦难,体会人民的苦难、民族的苦难的过程,诗人在现实中分别解决了仕进与归隐、忠君与爱国的矛盾,在君主行为与国家利益不一致时将爱国与忧民置于首位,表现出对国家人民的强烈使命感。直录历史,忧国忧民,开辟了诗歌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完成了人民诗人的责任。 “杜甫在社会实际生活的体验中,逐步地从个人的小天地里解放出来,走向人民,走向现实主义道路。 ”(刘大杰《杜甫的道路》)二、文章结构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三、重点难点1.他这样怀念李白,就是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剖析 杜甫心中一直有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积极仕进是舍弃过自由生活的个人欲望,强烈的儒家文人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他关心人民,希望有一个爱人民的政府,他把这一希望全寄托在皇帝身上,希望他能够任用像自己一样有才干有爱国心的人才,所以在长安虽经历千难万难也不愿意离开,这是他伟大人格的表现。2.院中的花草都在雨中烂死了,只有他在阶下培种的决明子格外茂盛,绿叶满枝好像是翠羽盖,开花无数正如他身边所缺乏的黄金钱。剖析 据前文可知,杜甫培种决明子这味药材是为了换些生活费,决明子花的茂盛更好地反衬出他这段时期经济上的窘迫,对金钱的需要迫切,以致孩子可以任其疯,花草可以任其死,维持全家生计的药材却要伺候好。一位有志报国的文人为生计所迫成为药农,这既是杜甫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3.再往前走,但见猛虎当前,崖石欲裂,山路旁开着今秋的菊花,路上印着古代的车辙。剖析 本句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其实也形象地写出社会环境的凶险,为躲避兵劫杜甫只有选择崎岖山路去走,但一路也充满生命危险,加之气氛格外惨淡,历经战乱,社会一片萧条,人烟稀少。4.但是他们的作用还是值得肯定的,他们推动了诗歌的发展,影响了中唐的诗人。剖析 这句话肯定孟云卿、元结的作用,其实是肯定关注民生的现实主义创作在内忧外患、民生凋敝的当时社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二人起到开拓和引领的作用,开拓诗歌创作领域,让许多诗人从只关注形式的诗风里面走出来,认识现实,直面现实,在文化领域让人看到国家的希望。另外,肯定两人也更好地衬托出杜甫的巨大价值。5.他写出这样辛酸的诗句赠给韦济。……他在洛阳没有住多久,又回到长安。剖析 杜甫在长安的政治和经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