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朗读|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课文原文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余玮 贝聿铭,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在国际学术界被认为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1917 年出生于中国广东,1935 年赴美留学,1955 年在美国创办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1985 年被美国文学艺术讨论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讨论院院士。曾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美国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设计作品曾获普茨克奖。 夕阳映照下,位于北京长安街西单路口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显出惊人的气概与高贵的气质。建筑物南面和东南两个入口各面宽54 米,高 9 米,进深 14 米,上面的 10 层房屋是用两榀两层高的巨型钢架托起来的,下面一根柱子也没有。大厦内部巨大的园林空间,通过屋顶玻璃天窗和一面垂直透明的玻璃幕墙与室外联系,加之两侧玻璃大门的衬托,整个建筑显得晶莹剔透;而在夜里,厅堂内灯光闪耀,大厦更似一个充满诗意的水晶宫。好一个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 这绝妙之作便出自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之手。 (一)在美国的建筑界初露头角 贝聿铭 1935 年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他对建筑产生兴趣纯属偶然。在上海读书时,周末他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意念。 但是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他便先后到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攻读建筑专业。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 1948 年。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巨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布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讨论部主任。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慧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制造力的建筑师。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对事业上的黄金搭档。他们合作达 12 年之久。12 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了不少社会改建计划。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1960 年,贝聿铭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