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届高考历史 戊戌变法课时考点复习

2011届高考历史 戊戌变法课时考点复习_第1页
1/11
2011届高考历史 戊戌变法课时考点复习_第2页
2/11
2011届高考历史 戊戌变法课时考点复习_第3页
3/11
考点 7:戊戌变法【考纲要求】大纲条目细化要求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3)戊戌变法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历史背景、思想传播的主要方式、影响开始与失败的标志、主要措施及其评价顽固势力破坏变法的手段、戊戌六君子性质、意义、失败原因与教训【自主复习】一、戊戌变法的背景(或条件)1、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客观原因)2、经济基础: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根本原因) ⑴ 原因: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②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 爱国心和利润的驱使兴起了一次实业救国高潮。⑵ 意义: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变法运动掀起。3、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公车上书)4、思想基础: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⑴ 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① 时间: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 ② 原因(来源):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 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④ 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 ⑤ 意义:早期的维新思想,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⑵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局限性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刚起步,民族资产阶级还未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因此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不完整、不成熟的。主要表现在:①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②没有付诸实践。但也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他们的思想为维新派的维新思想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⑶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① 时 间:19 世纪 90 年代 ② 康有为:活动: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思想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意义: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③ 梁启超:在上海的《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提用心 爱心 专心1出只有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中国维新变法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比较。⑴ 中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届高考历史 戊戌变法课时考点复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