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等差数列一、考试要求:1.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中项的概念,会用定义判定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方法,会类比直线,一次函数等有关知识研究等差数列的性质,能熟练运用通项公式求有关的量:a1,d,n,an.3.掌握等差数列的前几项和公式及推导方法,熟练运用通项公式,前几项和公式,对于a1,d,n,an,sn中已知三个量求另两个量,灵活运用公式解决与等差数列有关的综合问题,能构建等差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4.提高观察、概括、猜想,运算和论证能力,能通过类比,转化等方法解决有关数列的一些问题。二、知识梳理:1.等差数列定义 2.等差数列的判定 3.通项公式 4.等差数列 n 项和公式 5.性质:① am=ak+(m-k)d 则 d= .② 若 m,n,l ,kN+,且 m+n=k+l ,则 反之不成立。③ 若数列 na是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则数列ba n 入(入,b 为常数)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若nb也是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则n2n1ba入入(入 1,入 2为常数)也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 。④ 下标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 m 的项 ak,ak+m,ak+2m……组成的数列仍为 ,公差为 。⑤ 设 A=a1+a2+………an, B=an+1+an+2………+a2n, C=a2n+1+a2n+2………+a3n 则 A、B、C 成 。⑥ 若等差数列 na的项数为)(2 Nnn,则 S 偶-S 奇= ;=奇偶SS ;S2n=n(an+an+1),(an,an+1)为中间二项)若等差数列 na的项数为2n-1( Nn),则 S 奇-S 偶= ,=奇偶SS ,S2n-1=(2n-1)an (an为中间项)三、基础练习1.等差数列 na的前 m 项和为 30,前 2m 项和为 100,则它的前 3m 项和为( )A.130 B.170 C.210 D.2602.若关于 x 的方程02axx和02bxx(a≠b)的四个根可组成首项为 41 的等差数列,则 a+b 的值是( )A. 83 B. 2411 C. 2413 D. 72313.若差数列中前 n 项的和为 210,其中前 4 项的和为 40,后 4 项的和为 80,则 n 值为( )A.12 B.14 C.16 D.184.在 a 和 b(a≠b)两数之间插入 n 个数,使它们与 a,b 组成等差数列,则该数列的公差为( )A.nab B. 1nab C. 1nba D. 2nab5.有两个等差数列 na,nb它们的前 n 项和的比是(n+2):(n+3),则此二数列中第七项的比 a7:b7=( )A.1693 B.1051 C. 5145 D. 676.在等差数列 na中,若 a3+a4+a5+a6+a7=450,则 a2+a8=( )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