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遗传物质必备的条件对遗传物质必备条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B. 能自我复制C. 能表现生物性状D.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2)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3)具有贮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以后还能连续复制,并能遗传给后代;(二)遗传物质确定的过程实验者、材料、过程、原理、操作方法、现象、结论人患肺炎或小鼠患败血症光滑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 S 型不患病粗糙菌体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R 型对宿主影响菌落个体特征肺炎双球菌的类型和对应特征(3)活的无毒性的 R 型细菌老鼠→健康(1)活的有毒性的 S 型细菌老鼠→死亡(2)灭活的 S 型细菌老鼠→健康(4)活的 R 型 + 死的 S 型老鼠→死亡1.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结论及缺陷用心 爱心 专心1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改进实验(3)实验结果是 (4)实验结论是 只有 DNA 与 R 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1)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2)实验中的对照是将 S 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 DNA 等分离提取出来,分别与 R 型细菌进行混合用DNA 酶破坏了 DNA 的结构,然后去实验,看它是否能完成转化作用转化因子是 DNA,DNA是遗传物质 △转化是指一种生物由于接受了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或 RNA)而表现出后者的遗传性状,或发生遗传性状改变的现象。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 (1)T2 噬菌体的特点:是由和 这两种化合物组成。S 元素仅存在于 分子中,99%的 P 都存在于分子中。( 2 ) 过 程 : 吸 附 → 注 入 → 合 成 → 组 装 → 释 放 同 位 素 示 踪 法思考: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了噬菌体什么物质?为什么?用 15N、14C、3H、18O 是否可以?为什么? 能否用 32P 和 35S 标记同一个噬菌体来进行实验?分别标记!!!(3)实验过程及结果:用心 爱心 专心2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DNA,而不是蛋白质。就是说,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4)制备含放射性同位素 T2 噬菌体的方法: 首先用含放射性同位素(如 32P)的培养基培养 ,然后再用上述细菌培养, 就 可得到含放射性元素(如 DNA 分子中含 32P)的 T2 噬菌体。...